【胜诉故事】1700平米农家乐遭强拆,冠领律师锁定程序违法助力成功维权
在清新幽静的山间,有一处房屋可供人烧烤、娱乐,沉浸式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这样的地方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关注与喜爱。阮先生也抓住这一商机,在四川凉山的一个小山村里,修建了一家占地1700平米的农家乐。这个他倾注了积蓄与心血、寄托了希望的地方,却在2024年底因一场变故化为废墟。
阮先生本就是四川凉山的村民,经营农家乐并非一时兴起。他经过调研,在镇、村两级的鼓励下,流转村民耕地,于2022年修建了这家农家乐,并依法办理了营业执照。阮先生满心期待能借此改善生活。然而,次年春天,有关部门突然认定农家乐非法占用1700平米基本农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要求阮先生限期拆除。
此后一段时间,阮先生仅主动拆除了部分设施,未完全拆除建筑物。2024年12月,有关部门在作出《强制执行决定书》后,强制拆除了农家乐。阮先生的所有积蓄付诸东流,生活瞬间跌入谷底。他认为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于是以农家乐名义委托到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律所指派律师赵萍代理此案。
冠领律师深入调查案情,仔细梳理相关材料和案件脉络,发现参与强拆的或许还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且有关部门在执法程序中存在重大瑕疵。首先,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对违法建筑需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而有关部门在整个过程中,从未依法进行公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其次,执法文书送达环节存在问题:多份重要文书的送达回证上均无阮先生的签名,见证人均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不符合法定见证要求。
此外,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催告书中虽写明“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有关部门却自行组织强拆,前后矛盾。律师依据以上观点收集了相应证据,随后代理农家乐提起诉讼,并将有关部门和行政机关一起列为被告,以避免遗漏责任主体。
庭审中,面对有关部门关于“执法程序合法、该农家乐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辩解,冠领律师逐一反驳。首先指出,案涉农家乐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阮先生修建农家乐时得到了镇、村两级的鼓励,后续也配合整改;随后聚焦程序问题,强调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有关部门未履行法定公告程序,未保证文书合法送达,这些程序瑕疵足以导致强拆行为违法。
2025年5月,法院经审理,认为案涉强拆行为仅由有关部门实施,采纳了冠领律师的观点,判决确认有关部门强制拆除案涉农家乐的行政行为违法。
这场胜诉,不仅为阮先生讨回了公道,更彰显了冠领律师专业的法律素养与坚定的维权决心。律师凭借细致入微的调查、精准有力的辩护,在复杂案情中找到关键突破口,最终助力成功维权,使违法行政行为得到了应有的纠正。
撰稿人:郭滢
审稿人:董振杰
文章类型:原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