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诉故事】村民创业养殖场被强拆,律师凭镇行政机关程序漏洞助其胜诉获赔7万
2023年4月,春寒尚未散尽,石毅朝的生活却在一片轰鸣中被彻底颠覆。他望着那片曾经寄予厚望的养殖场,如今只剩断壁残垣,牛羊的叫声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他的无助。这片位于陕西西安某村的养殖场,凝聚着石毅朝多年的心血,却在短短四天内化为乌有。
石毅朝本是当地的普通村民,一直怀揣着创业梦想。2020年9月,他与村小组签订《农村土地租赁合同》,计划利用一片荒坡闲置土地经营养殖场。之后,养殖场顺利建成,石毅朝每天起早贪黑照料牛羊,日子在忙碌中流逝,养殖场渐渐有了规模,成了全家的生计依靠。
然而,变故来得毫无征兆。2023年4月,一张《停工通知》被钉在圈舍大门上,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称他“非法占地”,要求自行拆除。“我有租赁合同,怎么就非法了?”石毅朝追出去想弄明白,得到的却只是“找领导说去”的敷衍回应。为保住养殖场,石毅朝委托当地律师诉至法院,成功撤销了《停工通知》。
但判决生效的第二天,镇行政机关就组织工作人员强行拆除了他的养殖场。石毅朝想冲出去阻拦,却被几个穿制服的人拉住,看着辛苦搭建的养殖场被拆,他内心满是愤怒与无助,只能拿起手机录制强拆视频。之后,石毅朝四处维权,均无收获,时间辗转来到2025年。石毅朝来到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求助。律所经研判接受委托,指派律师王小东代理本案。
冠领律师接案后,仔细研判当事人提供的养殖场强拆前后的视频、照片等材料。随后奔赴当地,成功调取《农村土地租赁合同》备案记录,并在村委会找到时任村干部,证实涉案土地性质为“荒坡闲置地”。同时查实,镇行政机关曾作出的《停工通知》已被法院判决撤销,这些关键证据为后续维权奠定基础。
在确定适格被告方面,冠领律师发现,虽然镇行政机关称强拆是联合执法,但从石毅朝提供的视频中可以清晰看到,镇行政机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在现场指挥拆迁,且镇行政机关对雇佣机械设备拆除、联系转移牛羊等事实予以认可。而镇行政机关却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存在其他联合执法主体。基于此,冠领律师认定镇行政机关为适格被告。
关于强拆行为的合法性,冠领律师表示,镇行政机关在未履行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实施强拆,严重违反《行政强制法》相关规定。更重要的是,镇行政机关本身不具备查处非法占地行为的职权,其强拆行为明显越权。结合视频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律师精准确定了应当赔偿的项目和金额。一切准备就绪,冠领律师代理石毅朝向法院提起诉讼。
很快,案件在西安铁路运输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镇行政机关辩称强拆是联合执法,不应作为唯一被告,还主张养殖场系违法建筑,拒绝赔偿。
面对对方辩解,冠领律师展开有力反驳。他当庭播放强拆视频:“被告声称有其他执法主体,但视频中仅有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场,调用的也是其公务车辆。根据《行政诉讼法》,被告需对自身主张举证,而非让原告自证。既然无法提供其他行政机关参与的有效证据,就应作为适格被告担责。”
接着,律师拿出一份生效判决书:“被告曾作出的《停工通知》和《自行拆除通知》已被法院生效判决撤销,这本身就说明其行政行为存在违法性,而且,镇行政机关未按《行政强制法》规定履行催告、听取陈述申辩等法定程序,直接实施强拆,严重违反法定程序。”
针对“违法建筑不予赔偿”的说法,冠领律师强调:“即便养殖场手续有瑕疵,石毅朝对合法购置的建筑材料仍享有所有权,合法财产权益不应受侵害。被告未依法处置可回收财物,导致饲料被埋、设备损毁,这些扩大的损失应由其赔偿。”结合评估报告和现场证据,律师详细阐述了各项损失的合理性。
一审法院经过审理,采纳了冠领律师的观点,判决确认镇行政机关强拆行为违法,责令其三十日内赔偿石毅朝7万元。镇行政机关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这场胜诉对于石毅朝来说,不仅是法律公正的彰显,更是他重新开始生活的希望之光。冠领律师表示,将继续跟进案件,为当事人争取更合理的赔偿。(文中人物除代理律师外均为化名)
撰稿人:凌浩
审核主编:段光平
文章类型:原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