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拆迁官网> 冠领新闻> 行业新闻

果树大棚被“误拆”,拆迁补偿协商无果如何维权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5-09-16 09:26:25 字体: [ ]

  河南驻马店的徐先生看着被清除殆尽的桃林和大棚,心疼又气愤——自家土地明明属于征收三期项目,还能继续耕种,却在2024年5月桃树挂果时被街道办强行清除。街道办虽称是“误拆”并提出拆迁补偿,但双方对损失认定达不成一致,拆迁补偿问题陷入僵局。在冠领律师的帮助下,法院最终判决确认街道办强制清除行为违法,为他争取合理补偿铺平了道路。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拆迁站的编辑给大家整理的以下内容。

果树大棚被“误拆”,拆迁补偿协商无果如何维权

  徐先生一家在驻马店某村承包土地种植果树、培育大棚,2023年该地块被纳入征收范围,因属三期项目,他们仍正常耕种。2024年5月,街道办突然对地上作物进行强制清除,事后解释为“混淆二期与三期边界导致误拆”。尽管街道办主动提出补偿,但双方在果树产量、大棚重建成本等损失认定标准上分歧巨大,协商无果后,徐先生委托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指派的律师维权。

  冠领律师迅速指导徐先生收集关键证据:土地清除后的现场照片、街道办此前测量土地的影像记录及拆迁补偿沟通记录等,证实街道办的强制清除行为。庭审中,律师明确指出:根据《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征收需经批准、公告、签订补偿协议等法定程序,街道办未履行任何合法程序便强行清除地上物,已涉嫌违法;街道办以“误拆”“村民诉求无理”辩解,却无法推卸作为征收实施主体的责任。

  2025年6月,法院采纳律师意见,判决确认街道办2024年5月强制清除徐先生家土地及作物的行为违法。“确认违法后,终于能名正言顺地谈拆迁补偿了。”徐先生感慨道。

  此案表明,即使征收方以“误拆”为由试图减轻责任,也不能规避法定程序义务。《土地管理法》明确保护被征收人的财产权益,当遭遇强制清除且补偿协商无果时,保留现场证据、及时委托专业律师确认行为违法,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

  以上就是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拆迁编辑给大家整理的“冠领说法:果树大棚被‘误拆’,拆迁补偿协商无果如何维权?”一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您还有其他疑问,可咨询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拆迁律师团队!免费热线400-8787-666,联系律师后可见面详细咨询!

  撰稿人:姚晓婷

  审稿人:马佳斌